马光远:全球正在进行第五次产业大转移,对谁冲击最大?
工业化以来,制造业经历了五次全球的大转移:
第一次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制造业从中国和亚洲转移到英国和欧洲,英国取代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
第二次是制造业从欧洲转移到美国,美国取代英国成为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
第三次是二战后欧美把制造业转移到亚洲,包括日本,还有四小龙;
第四次大转移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全球制造业转移到中国;
我们现在经历的是第五次制造业的大转移,制造业按照全球产业链进行新的重构,中国有很多企业开始布局全球,把产业链转移到其他国家。
从制造业的规律而言,自工业革命出现现代制造业以来,制造业就在全球不断转移,这个过程永远没有停止,原因在于制造业在不断寻找最佳的“栖息地”,各个国家的产业生态不断变化,这是制造业不断转移的主要原因。
其实全球的产业不断的在转移,从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开始转移到美国、从美国转移到其他国家,又转移到东南亚又转移到中国,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因为产业要根据各个地方的优势,所以哪个地方适合他赚钱,就转移到哪个地方去,任何想让制造业永远留在自己国家的想法都是不可能的。
目前,全球制造业正处在第五次全球产业大转移的过程中。
对于这次转移,很多人认为中国会成为最大的受害者,因为制造业在离开中国。特别是这次的产业转移有一个很大的背景,就是美国在主动寻求制造业的回归。从奥巴马到特朗普到拜登,都把制造业回归作为自己任期内的目标之一。
特朗普的这次贸易战,最终目的也是打乱全球产业链的格局,再造美国的制造业优势。
但是,制造业的转移,和政治无关,任何违背产业规律的行为最终注定是要失败的。普通制造业离开美国,是因为美国制造业的生态优势丧失了,制造业无法在美国生存。
让普通制造业回归本身就是异想天开。
我们可以明确的讲,按照目前美国的产业生态,市场环境、成本的现状,普通制造业回归美国几乎没有可能。但是为什么特朗普要这么干?这么干的原因表面上是逼全球制造业到美国,但真正的意图是想让制造业离开中国而已。但是,即使没有特朗普的贸易战,即使没有美国让制造业回归的政策,中国的一些产业出海,布局全球也是必然的。
一是基于企业的全球化战略,中国的企业只有布局全球,对于整体产业的安全而言才是最好的;
二是基于中国制造业产能,在国际环境剧变的情况下,只有把制造业产能布局到全球,才会减少贸易摩擦。
但是,我们一定要避免重蹈当年美国制造业的覆辙,当年美国制造业把他的一些所谓的普通的制造业不赚钱的,转移到世界上其他国家,导致的结果是什么。普通制造业走了以后就业没了,就业没了以后,底层的老百姓的收入一下下降了,贫富分化差距加大。所以这也是特朗普上台的原因,美国民粹主义的一个最大的原因,我们要避免这个情况出现,就是一定不要把所有的产业都转移出去,哪些产业能够转移?
中国产业走向世界、中国产业出海是符合规律的,但是不要一股脑,不要什么都走掉了。
现在很多专家都在一股脑的喊,中国产业只有出海才有未来。这个说法一定要打问号,企业如果都选择出海,我们以后可能真的会面临像美国那样,产业空心化的状况,产业出海转移要慎重,哪些我们应该留下来?我们怎么样把这个环境做的更好、比如说过去的服装业,有很多人蛊惑,服装业在中国不行了,但我们现在发现,这几年中国很多服装业做的很好,特别体育服装做的非常非常好,为什么逐渐的在改变这个环境,让在这个环境下能赚钱,唯一的路出海我们要考虑,要避免产业空心化。
所以我们现在就是对中国的产业链怎么保护?其实已经提上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日程。
当全球产业进入产业链时代之后,参与全球产业链的再造,在全球产业链构建我们的竞争优势,提升中国产业生态,确保我们产业链的安全,这是第五次产业大转移的情况下,我们的应对策略。
企业走出去是一个市场选择,但一定要从产业安全的角度在全球布局,而不是鼓励大家都出海。
来源:光远看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