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波“数智化”浪潮 央国企大有可为

时间:2024-04-02 来源:行业资讯

当前,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不仅赋予生产要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新的内涵和活力,而且促进各类产业主体优化生产布局、开展跨界合作、重构价值创造模式。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所长黄群慧认为,和数字经济结合,是现有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方向。“如果把握不了这种大势,就不能在发展中掌握主动权。”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抢先一步实现从传统资源要素驱动向数据要素、科技要素驱动转变,一批富有远见的央国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携手市场上的优势企业共同构筑数字经济发展新生态。

安全系数高、产业适配性强、技术迭代快,往往是央国企在寻找数字技术供应商时关注的重要指标。

近年来,作为行业数字化的ICT技术提供商,华为持续发力数字技术创新,特别是在底层技术层面取得连续突破,能够有效满足央国企的上述关切。因此,已经有超过50家中央企业、200家国企选择华为云作为数字化转型路上的同行者。

11月30日,华为云行业高峰论坛2023在北京举行。在“央国企,云上有为”分论坛上,华为云携手山东能源集团、长安汽车、一汽集团、中粮、东风集团、慧铁科技、梅安森科技、四方伟业、中国软件协会共同启动“云上有为—央国企‘双百行动’”。

我们相信,通过这一行动,更多央国企将踏上通向现代新国企的数字化高速路。


加速数智化,争当现代新国企


当前,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深刻演变,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不断加速,智能产业、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极大改变全球要素资源配置方式、产业发展模式和人民生活方式。

我国充分把握这一重大战略契机,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截至2022年底,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超过50万亿元,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二,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40%。

在数字经济大潮中,数字化转型已不是企业的“选修课”,而是关乎企业长远发展的“必修课”。

这对中央企业的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提出了新要求。要实现这三个功能性目标,都离不开数字转型的支撑。

比如在产业控制层面:一方面,传统产业的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离不开产业数字化的支撑改造;另一方面,数字产业化本身就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重要途径。

从其他维度来看,数字化转型对央国企也有着巨大的意义。

一个快速迭代、不断优化的产业云平台,不仅可以实时记录,还能及时反馈,推动生产工艺和流程的优化。对于客户而言,也意味着消费体验的优化升级:产品状态一目了然,更加放心。

推进产品创新数字化、生产制造智能化、运营管理信息化、用户服务敏捷化……

专家认为,数字化转型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有效路径。国有企业应增强推动数字化转型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凝聚共识、多措并举,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截至目前,几乎所有中央企业都已经发布了数字化转型规划,组建了由主要负责人牵头的转型领导机构。各级国有企业已组建数字科技类公司近500家,其中能源、运输物流、信息通信行业的进展相对更快。

大多数国有企业处于实体经济领域,尽管在数字技术创新方面持续加大投入,但仅仅依靠自身力量,很难建立可控、可信的数字技术新生态。尤其是工业制造领域的国有企业,在面对海量的存量IT数据和快速增长的生产OT数据时,往往难以独立拿出有效解决方案。

更多的时候,由于身在庐山中,央国企内部人士往往难以准确立体地分析制约数字化转型的主客观障碍,自然也就无法给出有效的系统解决方案。

从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来说, 央国企在数字化升级的过程中将产生并流通大量数据资产, 因此对网络信息安全水平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安全的、第三方的云平台,将明显降低数字化升级过程中的投入成本和运营难度,避免央国企再次踏入“大而全”的发展陷阱,有利于将有限资源投入到优势主业领域。

在此背景下,华为云成为大批央国企的首选合作伙伴。

十余年来,华为投入近万亿元研发经费,在云平台底座、大数据、DevOps和AI等9个领域居于行业领先地位,不断夯实中国算力的技术底座。

从体验角度说,作为一家大型科技和制造企业,华为有超过20万名员工,业务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要让如此大规模的全球业务井然有序地开展,没有数字化手段是不可想象的。“正因为经历了这个过程,我们才对央国企数字化转型面临的困难感同身受,也希望将我们踩过的雷、蹚过的坑,沉淀为宝贵的经验,让更多客户受益。” 华为混合云总裁尚海峰说。

目前,在通用算力和AI算力领域,华为打造的鲲鹏、昇腾生态已汇聚超过440万开发者,合作伙伴超过6000家,解决方案认证超过17000个。同时,华为也在战略投入操作系统、数据库、人工智能、编译器、研发工具链等核心软件和根技术,并持续推进软、硬、芯、边、端、云的融合。

“我们能够将算力、核心软件能力,以及我们多年来服务全球客户沉淀下来的数字化转型经验和最佳实践,可以快速便捷地以云服务的方式提供给行业开发者,变成可被调用的服务。” 华为混合云副总裁胡玉海表示。

持续创新

加速打造世界一流标杆企业


央国企数量众多,行业不同、规模不一、阶段不同,对数字化转型所需的解决方案千差万别。比如,重型装备制造企业产品往往是一对一单独定制,其对生产流程的需求与批量化生产的汽车就完全不一样。

在深入洞察央国企需求的基础上,华为云一方面总结央国企的共性需求提出了央国企工业互联网参考架构,包含工业数据采集、工业云边协同、工业数据融合、工业智能中枢和工业应用开发5大核心能力,可灵活组合以满足复杂场景的差异化需求。

在今年5月的数字中国峰会上,华为云发布了面向央国企15大行业场景化解决方案,覆盖电力、交通、油气、制造等多个行业,应对央国企践行深度用云需求。“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所有的解决方案都已经实现了市场商用落地,这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尚海峰说。

基于对用户需求的深刻洞察,华为云Stack持续致力于打造安全、可靠、高效的混合云,目前已在制造、电力、工业云、工业互联网和汽车云等央国企的细分市场中居于领先地位。

近日,市场研究和咨询公司IDC发布了《中国混合云基础架构2023厂商评估》,报告针对14家混合云领域解决方案提供商进行了综合评估。其中,华为云产品能力和市场份额两项均位列市场第一,持续领跑全行业。

另一方面,针对央国企数字化转型的个性化需求,华为云一对一地提供个性化服务。

比如,为加快推进北京市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北京市国资委批复建设运营国企云。北控集团全资二级企业北控数科公司承担了国企云的建设与运营工作。

“从立项到整个平台建设,华为云为我们提供了咨询规划、建设运营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北京北控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月坤说,得益于华为在软硬件各方面的支持,让国资云真正打通了公有云与私有云、公有云与专属云等多云之间的连接,让信创工作化繁为简,全面助力企业信创工作顺利开展。

每一天,350种车型的上百万辆货车奔驰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为了保证货车的安全运行状态,此前国铁集团采用图像采集、人工识图的方式,实现对货车的动态检查作业,可靠性不高、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

2021年,慧铁科技与华为成立联合研发课题组,在2022完成全量故障开发,陆续通过适用于TFDS-2(T)及TFDS-3两种型号设备的智能识别系统技术审查评审。

在该系统研发过程中,遇到的一大挑战是故障样本稀缺。随着我国铁路安全水平的不断提升,很多故障已经极少发生,但是这样的故障一旦发生通常都是大故障。

对此,华为云基于小样本学习技术和样本生成技术,生成了大量的训练样本提升模型质量。比如摇枕心盘脱出的故障,全国范围内只找到一张故障样本,但是通过小样本学习,目前已经能正确识别这个故障。

慧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梁芳说,华为·慧铁联合开发的TFDS货车故障图像智能识别系统已在12个路局安装部署,规模化应用效果明显。单列车作业时间由完全人工作业的17分钟压缩至结合了智能分析应用的8分钟。作业效率提升50%以上,有效规避风险,提高铁路货车运输效率。

在长江流域,三峡集团管理着六座巨型水电站。在不同的建设时期,三峡集团分批建设了多个对应的管控平台。为了提高管理效率,释放海量数据开发潜力,2019年起,三峡集团开始与华为云合作,深入开展系列数字化创新实践。2021年起,三峡集团开始携手华为云,按照“统一规划、共享共建、集约高效”的原则,开启集团一朵云的规划和建设工作,提升生产经营管理与应急指挥调度水平和效率。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宋晶辉介绍道:“比如说推力轴承油位出现过的故障,提前了10天就发现了油位已经在下降。在同样的机组处理和水头下,用水量越少,效率就越高。”

发现需求,解决问题,在华为云这样的专业机构支撑下,数字化转型正在推动央国企加快建成世界一流企业。


培育新技术探索新模式

携手打造新质生产力


创新无止境,转型正当时。

当前,各级各地国有企业正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速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影响生产力发展。随着数字化转型速度加快,对央国企的发展方式、公司治理、布局结构、经营机制均带来深刻影响。具有四新特征的现代新国企建设步伐正在进一步加快。

反过来,生产关系的优化又对数字经济产生了更高层次的需求。

2022年至今,大模型应用的传播渗透使人们看到人工智能在通用性和效率化生产方面的突破,AI技术助力企业升级、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潜力进一步增大。在此背景下,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央国企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的关键抓手,也成为央国企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的重要发力方向。

为了满足国有企业与时俱进的新需求,基于混合云的建设基础,华为云推出了盘古大模型,使得国有企业能够在本地数据中心一站式建设自己的专属大模型。

华为云EI服务产品部产品总经理李伟说,大模型应用的本质,就是对人类知识数字化后再次应用到未来的生产中,加速知识的生产、流通、消费和再次沉淀,让知识持续创造价值。

比如,在一些传统制造业央企,长期面临着这样的困扰:一些关键岗位的高端人才变动后,核心技术往往会被带走。而进行数字化改造后,每一个岗位的知识储备都会被固化在云平台上,转换为企业的数据资产。

不过,在这一阶段,还仅仅只是对物理世界的作业流程进行解构之后,搬迁到了网上。而随着盘古大模型的推广应用,它将通过对现有知识的学习、理解,通过对市场信息的搜集、归纳,提出优化设计、优化生产的建议。同时,模型本身将具备自我迭代能力,从而将人类从重复、危险、高精度等工作领域解放出来,去从事更具创造性的探索,从而推动行业发展与创新。

国有企业往往更在乎硬件投资资产的归属问题,针对这一需求,华为云推出的盘古大模型既可部署在公有云,也可以在专属云;可以部署在客户侧,也可以使用混合云模式。同时私有化部署也可以消除数据安全顾虑。

显然,上述优势使得盘古大模型得到了央国企的持续青睐。

山东能源集团携手华为云Stack,基于中心训练、边缘推理的云边架构,部署了全球首个矿山大模型,支撑9大专业21个场景的智能应用。在防冲卸压场景,从隔天审核变为实时告警,大幅提升了监管的及时性。在焦化配煤场景,将焦炭质量预测准确率提升到95%,同时降低预测耗时。

“未来慧铁围绕华为云盘古大模型,将持续发力全面布局轨道交通行业。包括不限于动车组库内检测、TEDS智能识别、TVDS智能识别等国铁行业细分场景;及地铁行业城轨车辆360综合检测等其他领域。”慧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梁芳表示。

东风集团数字化部处长黎宏伟说,东风集团将把基于华为云Stack建设的东风云,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坚实底座。通过“建好云、管好云和深度用好云”,让技术更智能、使用更安全、开发效率更高,支撑全集团业务智能升级,加速以客户为中心的数字东风建设。

从试点到推广,是近年来央国企改革的一大特点。过去几年,中央先后部署了国企改革“双百行动”“科改示范”等一批专项改革任务,取得了明显成效。试点范围不断扩大,更多企业在标杆引领示范带动下,感受到了改革红利。

与国企改革一样,数字化转型也离不开标杆引领,离不开利益相关方支持配合。

为此,华为云启动了此次“云上有为—央国企‘双百行动’”。未来,华为云将联合产业客户、伙伴、智库机构、媒体,共同构筑100+智能的行业场景化解决方案,形成联合攻关、提质增效的示范效应;同时,共同打造100+领先的行业标杆示范项目,推动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之间的正向反馈,提升相关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赋能产业升级。

“华为云一直坚持‘解最难的题,做最难的事,行最远的路’”。华为混合云总裁尚海峰说,我们愿意携手客户和伙伴,聚力同行,在深度用云的时代,将技术创新与业务需求深度融合,真正解决各行各业的难题,让客户在数字化、智能化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来源:央广网)